慢病康复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慢病康复技术
  •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慢性病防治管理
    添加时间:2023-02-04 15:13:25     阅读:0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数据统计,我国7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这意味着每4个老人中就有3个是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是它的特点。随着发病率增长,慢性病已成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此外,慢病治疗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降低其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慢性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是健康老龄化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个早”很关键

    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性异常等。心脑血管病包括常说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而像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则属于代谢性异常。“这些慢性疾病都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和特殊康复训练,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浙江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陈进说。他以冠心病举例,该病会引起心绞痛、心梗,甚至心源性猝死,就像埋在身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十分凶险。


    要做好慢性病的防治,“三个早”很关键,即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减盐、减糖、减油,健康骨骼、健康体重、健康口腔)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心血管病、脑卒中、癌症、慢阻肺等主要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


    截至去年年底,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22个县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分级诊疗闭环管理,规范管理率稳定在70%以上,老年人等10类重点人群签约1600万人,覆盖率达78%。


    健康管理“四步走”

    除了政府部门、医院的努力外,老年病专家也呼吁:老年人自己也要树立早预防、早发现的慢性病防治理念,养成“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习惯。慢性病健康管理主要分四步,包括健康咨询、健康筛查、免疫接种及药物干预治疗。陈进表示,这四步也是对就诊者提出的要求。


    “老年人不要等自己得病了,才到医院找医生开药。其实许多慢性病发生的早期,都会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陈进说,比如冠心病一般表现为胸痛,但实际上,胸口发闷、体力下降、精神不济等现象也是冠心病的非特异性表现。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老年人都应及早找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做健康咨询,通过医生的检查、询问,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感觉是会骗人的,老年人平时头痛、晕眩其实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应尽早就医做健康咨询。”


    老年人还应定期进行体检,对慢性病进行筛查。这里的体检是指分类型体检,比如筛查胃肠肿瘤,不一定是直接就做肠镜检查,可以先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如发现有隐血,可做基因检测,发现有危险因素不能排除时,再做肠镜检查。在成年人免疫接种方面,目前我国常见的除了新冠肺炎疫苗,还有HPV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陈进认为,免疫接种也是受益面广、效益好的一种干预办法。


    警惕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病

    在浙大二院老年病科李天琅主任医师看来,健康管理要尽早开始,否则等步入老年已是一个“多病共存”的身体状态。因此,推荐大家除了常规体检之外,要关注自己的家族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是否有遗传倾向的疾病病史,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老年痴呆等。


    其实,老年人慢性病大多是属于增龄性疾病,只要长期规范的慢病管理,老年人是可以拥有良好的功能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这就是健康老龄化。


    有文献报道在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住院患者中,有90%以上是身患两种以上慢性病的,平均一个老年患者口服5种以上药物。这样的老年共病患者建议到大医院的老年病科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和老年共病的综合管理。


    关于如何做好日常慢性病预防?李天琅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基础,抽烟、喝酒、不锻炼、熬夜、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等都是健康的“大敌”。另外,在做好健康管理的同时,不要步入老年养生误区。有的老人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医生并不提倡老来瘦,应该是老来有肉。70岁以后,要警惕肌少症的发生,保持适当的体重非常重要。